字:
关灯 护眼

第174章 进行着斗争

漂亮国之所以放弃欧盟的示好,转而和苏大哥合作开发科技项目,是不想让华夏和欧盟占便宜,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担心现有的局势被打破平衡。

不过他们若想在未来获得胜利,这个平衡肯定是要打破的,但不能由欧盟或者是华夏来做这个打破平衡的人。

赵繁意识到了这一点,他觉得华夏可以以打破平衡为威胁,逼迫漂亮国让步,从而达到国内加入两边科研研发的目的。

听了这番分析,陈宏迟疑地问道:“苏大哥是主动寻求和漂亮国合作的一方,不管我们提出什么建议,为了保持平衡,他们应该不会同意吧?”

漂亮国不想让华夏打破平衡,且两边也不接壤,华夏能以此威胁漂亮国很正常。

可苏大哥却没有这个顾虑,要是被逼急了,只怕又要进行武力威胁。

面对陈宏的疑问,赵繁摇头说道:“苏大哥确实不怕平衡被打破,可他们担心三家围殴,或者怕漂亮国趁机落井下石,不然这次我们也不会进行结算合作了。”

不过苏大哥也需要想办法应付的,对此他也有了一点想法。

“如果我们加大买入苏大哥的能源呢?”

华夏本来就才和对方签订结算协议,里面的能源数量是两国的机密,要是漂亮国提出反对,苏大哥完全可以说是在协议之内。

协议内容不清楚,签的时候也没说什么,现在才来提出反对,他们哪里还占理?

至于苏大哥是否会同意,赵繁完全不担心。

漂亮国的发展速度比苏大哥快多了,他们要是不想办法破局,迟早有一天会被对方打败。

他们之所以跟进10年的科研计划,不也是担心发展速度的悬殊越来越大吗?

陈宏也不得不承认,赵繁的这个计划非常刁钻,漂亮国怕平衡被打破,苏大哥想加速发展,只要操作得当,华夏确实能得偿所愿。

只是大量购入苏大哥的能源也存在很多隐患。

目前漂亮国的发展速度确实比苏大哥快,但综合实力却弱于对方,如今欧盟和华夏都隐隐偏向漂亮国,这才达到平衡。

如果这个计策打破了这个平衡,那“斗而不破”的战略目的就没办法达成了,到时候国际形势又是另一番景象。

想到这些年的竞争,陈宏叹了口气说道:“战场上的斗争还没结束,这无形的战场上的烽烟却一直在燃起,眼看也没个尽头。”

赵繁知道眼前的领导有点累了,可人生在世,谁又不累呢?哪个国家不在无时无刻地进行着斗争?

即便是成为世界老大,也需要保持着清醒,苏大哥落败,漂亮国迟早有一天也会落败,潮起潮落就是世界的规律。

这份报告上交后,赵繁暂时就脱手了外交部的工作,稍微安排了一下计划委员会的事,他就要处理家事。

陈敏的预产期马上就到了,另外就是赵承宇的上学问题。

妻子这边还好,王桂香和廖青宁已经协商好了,那几天两人都陪产,连彭书记都住到了赵家小楼。

只有赵承宇这边,大家的意见有点分歧。

赵繁的意思是赵承宇才6岁,等10岁的时候直接考京北的天才班即可。

赵德福和王桂香在这件事上说不上话,可彭书记却不同意,在他看来,小曾外孙应该和同龄人上几年的学。

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,彭书记对赵承宇各方面都很满意,可唯独对心性的成熟很是担心。

刚开始接触这样的孩子,确实让人惊艳,接人待物、为人处世,几乎是赵繁的小翻版。

可模仿的痕迹实在太明显了,让他觉得这样的教育过于拔苗助长,要是遇到挫折,万一扛不过去怎么办?

特别是这个孩子过于封闭,这让他想到了以前的陈敏。

当年没有扭转孙女的心性,主要是心疼她小时候的遭遇,可赵承宇又没有这样的问题。

听到彭书记的分析,赵繁有点迟疑,自己的儿子的环境过于单纯。

当时在法国的时候,他还有意平衡孩子与某个人过多接触的情况。

这也不算大事,彭书记是在赵承宇回房间写作业的时候说的,王桂香也在客厅里。

见儿子迟疑,她突然说了一件事:“小繁,我觉得亲家说的也有道理,还记得贾家的棒梗吗?那个孩子算是毁了。”

贾东旭死了之后,棒梗就跟着奶奶和妈妈生活,习惯了家里两个女人偏心。

下乡后他就受不了农村的辛苦,竟然找了泼辣的寡妇家庭上门,直接落户当地。

贾家就他一个男丁,秦淮茹在别的地方接受强制教育,贾张氏又是个文盲的家庭主妇,听到消息,除了哭根本没有任何办法。

王桂香叹了口气说出了最后的结局:“秦淮茹来求你爸的时候,哭得那叫一个伤心,直说这个儿子是白养了。”

教育结束秦淮茹就去找了棒梗,不管怎么劝,对方就是不肯回来。

棒梗除了觉得母亲的事丢人,还因为他现在的生活环境和以前没什么区别。

他上门的那户人家,条件还不错,就是前丈夫的亲戚想吃绝户,寡妇找棒梗除了因为他长得还行,也是因为他够狠,能震慑得住别人。

棒梗觉得回老家也一样要务农,留在当地也一样,还不用遭遇流言蜚语。

可秦淮茹却说棒梗是习惯了女人围着他转的那种环境。

赵繁已经意识到了问题,自然会改正,不过他没有直接下决定,而是问赵承宇的想法。

其实彭书记和王桂香的担心有点多余,赵承宇的环境确实有点失衡,可时间并不久,而且他很聪明,有自己的见解,怎么也不可能落到棒梗那样的情况。

面对父亲的询问,他先问道:“那入学之后,我能跳级吗?”

他还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:10岁左右的时候,肯定是要考天才班,既然是要接触同龄人,最好接触每一个阶段的同龄人。

他打算用4年的时间完成小学到高中的跨度。

别的家庭可能做不到,彭家却有这个能力,还不等赵繁回答,彭书记就乐呵呵地答应了。

他还恶趣味地说道:“说不定能和你舅舅一起考大学呢。”

不仅陈敏不满彭英几个孩子的态度,彭书记也不喜欢,特别是他们都选择以后在军队发展。

赵承宇上学的事被彭书记接了过去,可还不等赵繁请假陪产,外交部那边就找了过来,说是漂亮国对上次的计策有了反应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