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浮光书境 > 四合院: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> 第163章 突出的外交事件

第163章 突出的外交事件

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,国际上都已经知道大领导目前正在休养,华夏很多决策都是在最高会议上投票决定的。

现在被人这么提起,不怀好意的意图实在太明显了。

这个会议自然是不欢而散,条例的内容只能下次再开会议讨论,等人走了之后,外交部自然要聚头讨论怎么应对。

赵繁一开始就说道:“答应他们也未尝不可。”

这话一出,陈宏就直接否定道:“我们现在的目的是尽量平衡漂亮国和苏大哥的实力,别让他们那么快分出胜负,这次提交过来的清单,要是答应了,苏大哥的实力绝对要提高一大截。”

以目前的综合实力估算,本来就是苏大哥更胜一筹,只是掣肘太多,这才没能拿下漂亮国。

要是还给他们增加这么多的筹码,漂亮国就更难牵制了。

没了老二,那后面就得补位。

华夏毕竟才建国没多久,实在补不上这个位,欧洲那些国家更是不值一提了。

赵繁笑了笑说道:“现在我们是买方,到时候可以在货款上卡他们,轻工业产品实在生产不出来,难道他们还能派人来给我们生产?要是这样,那我们也不介意。”

之前联盟的时候,苏大哥就派了非常多的专家来扶持华夏发展工业,后面翻脸才撤走。

再派人来,还是之前的模式,华夏当然是不介意了。

陈宏很迟疑,这么做是可以限制苏大哥的实力增长,可多少有点不道德,会影响华夏在国际上的声望。

赵繁只能提醒在场的众人道:“世界千变万化,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,眼下我们要尽快签订这个协议,别的不提,欧盟那边已经开始进行相关部署了。”

虽然欧盟是一盘散沙,可它们居安思危的思想还是有的。

现在之所以经常被漂亮国和苏大哥威胁,还不是因为自身不够强大。

有了廉价的能源,就可以开始在科技和经济上发力,力求能在美苏争霸之前提升实力,以应对后面的局势。

华夏也是一样的,所以这个协议无论如何都是要签。

分析报告提交到最高会议,没有出乎赵繁的意料,最终还是通过了。

毕竟斗争到了一定的白热化程度,国际信誉什么的,能暂时放一下,自然就要放了。

对于华夏坚持第一年的交易量保持不变,增加的数额安排在后面几年,苏大哥代表团商议过后还是答应了。

毕竟对方说的也是事实,运输的问题解决不了,即便是加大马力生产出来的工业品也运不回苏大哥,何况工业升级也需要时间。

这件事按计划应该75年就签订协议,一系列的事件导致拖到76年4月才签订,双方握手后,大家都觉得很高兴。

不用打仗,南越的控制权还拿到了手里,东北一带的工业升级已经具备所有的条件。

只有知道历史的赵繁有点忧心忡忡,离76年9月份就只剩下5个月了。

不过他在两个重要的部门都有工作,这就导致他成天忙得不见人影,这就误会大家都以为他只是发愁工作。

几个上级领导见他这样,还特意嘱咐,如果实在是忙不过来,可以申请增加秘书,把能分出去的工作,尽量都分出去。

只是刚劝赵繁没两天,自己转头也想增加秘书了,只是看着漂亮国那边发过来的邀请函,谁都知道,这份工作可交不出去。

漂亮国要开一个科技展,邀请了很多国家去参观,目前华夏勉强能算第三梯队强国,自然是在邀请的行列。

赵繁想起来美苏有一段时间是进行科技竞赛,他心下疑惑,难道现在就开始竞争了吗?

可当下才76年,苏大哥解体不是到91年吗,难道这场科技竞赛竟然持续了15年?

倒也不是没有可能,可为什么要把所有国家都邀请一遍呢?难道漂亮国想把其他国家拉下水,用资源去发展科技,削弱各国的实力?

赵繁只是知道最后的结果,漂亮国发出这个邀请之前,也没有任何前兆,他就算想分析一番也无从下手。

可外交部却想让他带队出访漂亮国,要是之前只在外交部任职,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,可如今他主持的主要工作是在计划委员会。

这件事是陈红把赵繁叫到办公室商量的,也不能说是公布,而是商量。

“领导,我现在要主持东北一带的工业升级,您认为我走得开吗?”

之前没有苏大哥的能源订单,华夏这边还可以稍微缓一下升级的速度,可第一年的订单量就不小,更不要说后面几乎是成几何倍数的增加。

这个工业升级计划就必须得在三年之内完成,即便是这样,也要让沿海一带的工业转型一部分,甚至还要算上欧洲那边的轻工业产品,这样才能勉强应付前三年的结算量。

陈红把赵繁找来商量,其实是有绝对的把握他会答应,这会听到赵繁的拒绝理由,他也想好了应对的说辞。

“你不是工业体系出身,在知识体系上连秘书都比不上,你目前在的这个岗位只需要做最后的决策即可。”

漂亮国发来的邀请函上明确写了,这个展览前后就7天,出差的时间顶多不超过一个月,他在计划委员会那边只是做最后的决策,时间上完全不影响。

赵繁挺无奈的,留在外交部更能发挥他的能力,可是晋升却卡在了司级。

去了计划委员会,什么都要从头开始,可以说是事倍功半,可彭家想让他走得更远,根本没有他选择的余地。

陈红也知道赵繁的为难,可一次次,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

赵繁回到计划委员会,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司长叫来开会。

目前大家对这位年轻的主任挺信服的,听到对外交部的决定,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。

徐丰是最快的男人,在众人发言之前就率先问道:“这是一个科技展览,应该也不是太重要吧,怎么需要主任出面啊?”

外交部和计划委员会两个都很清楚,只有特别突出的外交事件才会需要赵繁出面。

比如越南的和平协议签订,或者是苏大哥的武力威胁,都涉及到了国土的安全,这才算是比较重大的外交事件吧。

国家虽然不像赵繁知道未来的情况,但也隐约意识到这个展览是针对苏大哥,可能还打着拉华夏和欧盟下水的意图。

可到底目的是什么,一时半会却是分析不出来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