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
第161章 这件事很恶劣

苏大哥做决策虽然不像欧盟那么拖沓,可这个事情也不是那么好决断的,毕竟涉及与漂亮国的长期对峙策略。

这边还没谈下来,欧盟那边听到协议的内容后却有点着急了,加奥还代表法兰西给赵繁打电话。

“华夏是不是有点过分了,不仅要求对方提供贷款修路,你们还让他们撤出对南越的控制,对战期间,他们的投资可不少。”

赵繁却笑道:“你们等着用廉价的能源就行了,这件事肯定能谈下来,苏大哥可不想输给漂亮国。”

漂亮国的工业体系已经快发展到顶峰了,虽然不能在越南驻军,但控制权却牢牢掌握在手里,这里也可以进行一部分的工业转移。

当然了,人家首选的还是韩国和小日子,可越南也很重要,作为钳制华夏的筹码,多一个是一个。

提到这个事情,加奥就有点愤愤不平:“你们和苏大哥签订的能源单价那么低,为什么转让给欧盟的价格却那么高啊?”

世界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,赵繁也没指望能瞒着欧盟,所以早就想好了说辞。

“华夏又不是二道贩子,出口给你们的能源是经过二次加工的,价格高不是很正常吗?”

不等加奥反驳,赵繁又说道:“这个订单又不是永久的,而且不让我们赚点钱,东北这一代的工业基础怎么可能快速发展起来?别忘了,人家从第二年就开始要提高几倍的结算额度。”

苏大哥的原始能源买来,经过华夏的二次加工,赚点钱,发展起来的速度还快。

这会赵繁提醒加奥,订单不是永久的,也就是隐晦地表示,等发展得差不多了,自然就不是这个价了。

至于到时候是什么价,作为穿越者的赵繁想说,比现在这个价可能要高好几倍。

现在需要和欧盟结盟,自然是什么都好谈,以后有当世界老大的时候,给什么价,他们也只能乖乖接受。

要是加奥知道赵繁心里这么想,肯定会吐槽他,现在还没当老大的底气,他这个代表就已经够嚣张了。

欧盟是想在苏大哥之前签订合同,可赵繁拒绝了,毕竟能源还没到手,现在签合同,到时候苏大哥翻脸,难道要去买昂贵的能源履行合同吗?

直到过年,协商的下一轮会议也没确定时间,人总不能只工作不生活,不管是外交部还是计划委员会,全都按时放假了。

赵德福的单位房是两室一厅,去那里过年不方便,于是赵繁决定在计划委员会的家属院过年。

本来彭书记老两口也要来,没想到彭英今年带着老婆和孩子回京了,于是两边就分开过年。

不是不想聚在一起,而是家里人都知道,陈敏和孔秀琴不和,以前没条件挤在一起就算了,如今实在没必要。

更让家人意外的是,好几年不见的赵良竟然也回京了,他先是回四合院,发现家里都换了人住,又找到外交部,最后才到计划委员会家属院。

因为是过年期间,门卫人手不足,不是家里的人认领还进不来。

赵繁从门口带着赵良进院子,边走边说道:“你回来之前也不写封信,不然也不至于找了那么多地方才找到这里。”

赵良一边看环境,一边和大哥说话:“我们单位有订报纸,哥,我看到你好多新闻,实在太厉害了,只是没想到你会让爸妈搬离四合院,幸好是搬了。”

赵繁一听就来兴趣了:“四合院有什么事吗?”

去帮父母搬家的时候,他虽然客气地说有事可以来找自己,可谁都知道这里不是亲属是进不来的,他在家的时间也不多,找来估计也找不到。

现在要不是过年期间,赵良估计只能去报警才能找到父母。

只见他一言难尽地说道:“厂里有人举报贾家嫂子搞不正当关系,查出来有十几个男的,现在四合院我还认识的就只有前院的阎老师家。”

一开始秦淮茹答应易中海,是希望对方帮衬贾家在院子里立足,厂里也需要有人罩着她。

可这件事被许大茂知道了,他又爱好寡妇,哪里肯干看着。

一开始还在四合院附近乱搞,后面被赵德福警告,地点就换到厂房后面,那里偶尔有人去抽烟,两人来往的次数多了,自然就被发现了。

刚开始还有人以为是暗门子,还有人去找秦淮茹,她答应许大茂只是被威胁,哪里肯对陌生人就范。

既然给钱不行,心痒过头的人就威胁她,还真的就得逞了,于是慢慢的人就多了起来。

这件事报出来后,不仅是四合院的人倒霉,王主任也吃了挂落,反正厂里开除了不少人,其中就有秦淮茹。

赵良无奈地说道:“阎老师之所以没有搬走,主要是因为他们全家都没在轧钢厂上班。”

因为着急回家,赵良也没问院子里其他人搬去了哪里,不过既然都被迁走了,估计还是受到了处分,毕竟四合院都知情不报。

赵繁作为体制内的人,自然是经常看报纸,这件事没上报,估计是影响太恶劣了。

回到家,赵良又把这件事说了一遍,没想到赵德福和王桂香早就知道了。

“我们之前就住在那里,我还是一大爷,组织上调查的时候就来找过我了。”

虽然知道会受到处分,可赵德福还是实话实说,不过他知道的也不多,还以为只有易中海和许大茂。

最后他只是得到了一个警告,连处分都没有给。

赵繁稍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:“估计是这件事很恶劣,你在其中犯的错简直可以忽略不计。”

王桂香倒是感慨道:“也不知道柱子他们家搬去哪里了,多年的邻居,只怕是一辈子都见不上了。”

如今进入保密性强的单位,虽然周围的人素质高很多,到底少了几分烟火气,要不是附近的高中一般,赵德福夫妻还真的想让女儿回家住,两人实在太冷清了。

不过女儿已经说了,上大学后周末就回家住,毕竟住在赵繁这里和住在家里,其实离学校都没那么近。

这些八卦只是家人的闲谈,全家最关心的还是赵良这几年的情况,什么样的保密单位,竟然连信都不能写。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