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稍微柔和一点
即便是继任者,陈厚也不清楚大领导的情况,只有特别紧急的时候,对方主动联系,他才能与对方见面。
陈厚只是对赵繁淡淡地说道:“这个时候我们除了把工作做好,别的什么也做不了。”
此时已经10月份,距离明年9月份已经不到一年,猜也知道情况不好。
赵繁难过地点头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对于单位同事对赵繁的反感,陈厚当然知道。他把赵繁找来,除了嘱咐代理主任的事,还要指导他的工作。
只是事情太多,刚才没有提这一点,这会见到赵繁有自己的主意,陈厚不禁有点惊讶。
陈厚开玩笑地说道:“看来你是想到怎么解决工作的问题了,不用我指导了?”
赵繁一听立刻来了精神,虽然计划委员会这里的工作难以展开,但参加工作这么多年,他总是有几把刷子的,并不是很头疼现在的处境。
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和前人带路,只要不傻都知道选后者,何况即便是他自己想的办法,也需要征询彭书记的意见。
在这个权力交接的时候,再多的谨慎都不为过,特别是赵繁曾经还在人民理事工会主事过。
虽然赵繁对历史没有多少印象,但也知道,主持这个改革工作的那群人,最后结局都不太好。
这个时空虽然发生了太多的变化,可谁敢保证剧情会不会又被转回来呢?
赵繁赶紧接受这份好意:“您可是领导,我当然是需要指导的。”
按照陈厚的意思,直接让赵繁主持一项大型的工作,在工作中跟同事磨合。
以赵繁的资历和年龄,一个劲儿地威慑别人并不合适,还是用实力说话比较好。
眼下计划委员会最紧要的就是东北工业升级问题,还有制定未来几年的工业计划。
陈厚不仅指导很多工作的细节,还给了赵繁不少资料,全都是工业体系的细节内容。
赵繁之所以对这份工作没底气,主要也是涉及了太多专业性的内容,不想犯了外行指挥内行的低级错误。
可工作都交给下面的人,又容易被人架空,彭家动用那么大的能量把他调职过来,可不是让他来混日子的。
陈厚对这两方面工作有一些见解,不过只是指明了方向,毕竟他也要调职,工作非常繁忙。
再说每个人的工作风格也是不一样,要是已经面面俱到,其实也不用赵繁来代理主任了。
赵繁到底是有金手指辅助,这些资料只看了一天,他就对现在的工业体系有了大概的脉络,只是后面的枝枝杈杈还弄得没那么清楚。
赵繁的两位工业出身的秘书就派上了用场,他把主要脉络分成两个部分,让方修远和宋涛第二天就补齐上面的枝杈。
第二天拿到工业全部的细节图,赵繁就召开了会议。
一开始,他就先定下了基调:“今天开这个会议,主要是和大家讨论两件事,一个是东北工业升级安排,还有未来5年之内的工业生产计划。”
虽然之前一直在外交部,可工作的流程是差不多的,先开会,确定大概的内容,然后分成几个部分,再分给适合的人负责。
赵繁调职过来之后,计划委员会有四位副主任,如今他升任代理主任,那就还剩下三人,分别是姚立徽、徐丰、张学文。
他知道部里的同事不满自己,带头的必定是这三个人,只是他没想到,徐丰会主动跳出来。
“这些工作都是有旧例的。”
这话说出来,赵繁清楚地看到姚立徽和张学文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,不过都到这个级别的人几乎都能收敛情绪。
赵繁虽然有点感觉被冒犯,不过并没有生气,只是冷淡地说道:“那就讨论一下旧例。”
从陈厚那里拿到了那么多资料,赵繁当然知道旧例的内容,说实在的,即便是按历史来说,这个计划也不合适了。
今天是75年,在原有的历史上,这个时期正好是华夏从工业的转型期,只是计划是围绕战备、三线、钢铁、军工展开,几乎都是重工业的内容。
即便眼下没能解决与苏大哥开战的事,重工业的倾斜力度也已经达到了顶峰,不管如何都该发展轻工业了。
见赵繁把之前的计划说得条理清晰,三位副主任脸色都凝重了起来,本来以为他没有学历,又没在工业体系待过,对这些内容是不了解的。
赵繁说完之后,径直就反问:“等苏大哥这边的协议签订之后,大家认为这个旧例还适合吗?”
苏大哥可是说清楚了,要求华夏用工业品作为结算,对方也是军事大国,总不能那些工业品全部都是重工业的吧?
苏大哥和华夏也就这几年闹翻了,合作了这么多年,在场的人都知道,两边的工业发展倾向一样,他们肯定想要的是轻工业品。
张学文其实不想和赵繁把关系搞得太僵,只是碍于其他人的态度,这才和别人统一意见。
于是他站出来缓和气氛道:“这个生产计划确实需要调整,赵主任想往哪方面调整呢?”
人家都一起挤兑自己了,赵繁自然是没好气。
他冷淡地说道:“挺好的,提出问题,让我这个代理主任解决问题,那就由我来解决吧。”
这嘲讽让在场的人都有点尴尬,被一个年轻人点出他们的工作态度问题,而他们对赵繁有意见,年轻就是其中一个原因。
当然了,主要的是大家认为赵繁不适合这份工作,因为他没有工业专业的素养,很容易外行指点内行。
计划委员会也不是全部的人都是工业体系出身,可赵繁是最终领导,要是他不是这方面的人才,涉及相关内容很可能会误判。
事实证明,组织上这么安排,考虑得还是很全面的,因为赵繁制定的计划,即便是涉及工业的内容,他也说得很专业。
赵繁并不独断专行,涉及某一个部门的内容,也会特地询问在场的人,有偏差的并不会觉得没面子,及时就做出了修改。
一个会议下来,不少人都对这个年轻领导改观了。
大致的计划分好之后,赵繁就问道:“接下来就是工作安排,已经细分到这种程度了,不需要我再提出具体的方案吧?”
陈厚还没调职呢,只是太忙了,不经常来这边上班而已,要是赵繁都安排得这么细致,谁还敢找茬,只怕不用在这里待了。
会议结束后,方修远和宋涛就跟着赵繁一起回办公室,见两人欲言又止,赵繁很轻易就猜到了什么。
“你们觉得我今天太过强硬了吗?”
两人和赵繁是利益绑定,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。
方修远直接就说道:“其实会议结束的时候,可以稍微柔和一点。”
赵繁15岁就参加工作,一开始还担心会不会有人对自己有意见,没想到一路很是顺遂地走到现在。
没想到身居高位之后才遇到这种事,主要是到了这个级别,大家都挺有涵养的,即便是有意见,也不会放到明面上才对。
只是赵繁还没说话,办公室门却被敲响了,这个话题只能暂停,只是谁都没想到,来人竟然是副主任之一的徐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