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
第98章 也是这么想的

之前和法兰西的合作,不仅是转让工业技术那么简单,还有技术背后的订单,这些工作也被赵繁列入了改革的计划里。

如果是正常的商业合作,自然允许资本家拒绝,可现在是运动改革,但凡还是华夏人,还在这片土地上开展商业活动,那就必须配合政策。

各单位没有出乎赵繁的意料,果然派了最厉害的人才来工会参加选调考试。

在人员配备之前,赵繁就行使权力,拿到了沪市工商的所有资料。

先是工厂的控股,再到公司,沪市所有的商业机构全部都被国家控制了。

入股的资金只是象征性的,主要是以新技术和订单作为资源。

本来是自己说了算的公司,转头却只有管理权,决策权被人拿走了,即便对方是国家,资本家的反抗也特别激烈。

到底是胳膊拧不过大腿,但凡反对的资本家,全部都被人民理事工会起诉为阶级敌人,全部移交法院,由这个机构审判。

如果确定其不改阵营,坚持资本主义思想,那就移交军管处理。

在此期间,他们的资产全部被冻结,所有家庭成员的出入也受到限制。

让人震惊的是工商这一块,有三分之二的人被起诉,这么大的动作,一下子就震惊了全国。

打响的第一枪,恐惧程度还是溢于言表的,只可惜连唯一的穿越者也不知道这比历史上的动荡要小得多。

影响实在是有点大,赵繁害怕其他省份动荡,影响国家的发展。

他亲自撰写了一份稳定局势的报告,主旨只有一个,只要是社会主义阵营,就不用感到害怕。

华夏是人民的国家,也是社会的国家,只要思想不走偏,那大家就是同一个阵营的。

虽然影响实在恶劣,但也不是没有好消息。

沪市本来就是工业发达地区,原有的工厂承接了漂亮国和法兰西的最先进技术,效率上就提升了一倍。

之前商谈的合作可能还要比之前快一年完成,而国家的收入也会暴增,苏联的三年期限还款也能提前完成。

只是这个运动不仅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,国际上也多番谴责华夏没有人权,可赵繁对此早有准备。

人民理事工会是斗争先锋,又不是盖棺定论的机构,而且错判可以向法院申诉,实在不行到军管这一块也有翻案的机会。

资本主义国家的审判流程化还没后来那么严谨,这会当然是拿来当成对比进行反驳,在这一点上华夏还是占据上风的。

虽然工商是资本主义的大本营,可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坚持资本主义倾向,这点还是让上级领导越看越心惊。

赵繁上交上来肯定全国的报告,很快就得到了批复,各地稳定局势的工作大部分交给了军队,中间环节还是要由法院来审核。

这也是从斗争计划里的三权相互牵制得到灵感,只要能起到监督的作用,谁还在意是两道程序还是一道。

除了动了工商这块,赵繁还要烦恼以后各地的工会成员问题,他恍惚记得历史上这份工作是由新青年完成的。

可还没进入社会,或者刚进入社会的新青年,虽然还没有立场之分,算是纯白一张纸,可阅历浅的坏处也很大。

他们容易受鼓动,容易误判,要是控制不好,说不定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

他权衡过后,还是决定沿用这次的选调工作模式,人员一半由总部任命,一半由本地选调考试选出来的人才负责。

同时还要成立审查机构,每年对各地工会审查一次,避免欺上瞒下,让斗争持续升级。

因为计划是自己定的,发动的时机也是自己选的,后果也早就想好了,对于全国知名这件事,赵繁还是有心理准备的。

但看完了首都来的所有信件,他的心情还是异常复杂。

一个能判决工商那么大部门的机构,即便是分了三个等级,这个权利还是让人心惊不已。

赵繁作为人民理事工会的主任,被报道过很多次,基本都是关于他主持的工作内容。

可聪明的人都知道,这场运动要是席卷全国的,那每个部门都得受这个“剪刀手”修剪。

工作上来往的信件,几乎都是在打听人民理事工会怎么改革本部门,涉及了哪些方面。

大领导这么坚决,谁也不敢反对,只是和赵繁表示提前知道内容,也好提前改正,免得闹得不好看。

外交部倒是稳得住,毕竟赵繁出身本部,对部里的运作很清楚,即便是要修剪,也知道哪些能动,哪些不能动,他不会让部里的运转出问题。

以前赵繁被带着去参加过全部门的大型会议,因为太过年轻,别人都知道他是外交部重点培养的人才,相互发展点交情,以后也好来往。

没想到这交情却用到现在。

不仅是各部门熟人的信件赵繁还不知道怎么回,家里和陈敏的信也挺让他为难的。

家里主要是说娄家又上门了,赵德福还好,能躲到厂里去加班。

可王桂香就有点无奈了,人家带着一堆东西,只说是一见如故,别的什么也没提。

可就是因为这样,不少人都在传,赵繁在沪市大力整治资本家,他的家人却在京城和资本家来往密切。

赵德福问儿子,不然让王桂香带着赵良和赵小花去外交部住一段时间,自己平时就待在厂里,顶多回家睡觉。

虽然外交部的宿舍还保留着,可赵繁到底调职离开了,人也不在京城,家人住进去多少有点不合适。

还有陈敏,两人从过年前就频繁写信,虽然还谈不上爱不爱的,相互还是有好感了,平时信件的内容也随意了很多。

这封信里虽然写得很隐晦,可赵繁还是读懂了,陈敏是在担心,如果她不是彭家的孙女,那两人的婚事是否还能继续?

彭家对她的紧张程度,即便只见过一次,赵繁也能看得出来,小姑娘可能知道自己最近干的事太疯狂,应该需要势力保驾护航。

虽然大领导表现出欣赏的态度,可两人到底是没关系的,只有彭家不一样,他和陈敏算是定下来了,赵繁已经相当于是彭家的孙女婿。

如果是一般人,理所当然认为陈敏是担心两人的纽带是因为彭家权势。

可经过21世纪信息大爆炸洗礼的赵繁,开始也是这么想的,可在品品信里的内容,却觉得这事没这么简单。

想起陈宏曾经透露的内幕消息,陈敏小时候被拐过几天,难道当时还发生了换孩子的事?
推荐阅读: